24號11點30分去 The Gardens 會場排隊,3點多拿到手機
在排隊的時候看到很多人拿 iPhone,iPad,MacBookPro 出來,全部都是虛浮的人啊
那裡像我排隊的時候身邊的寶貝低調的拿著 iPhone4 上 Facebook,我低調的拿 iPad 看漫畫
當然也有看到很好看的 Plu 在排隊 哈哈
最後要回的時候發現停泊卡不見了 TT,罰款50塊

iPhone4 入手 XD
其實芭樂歌一詞是 " ballad " 的翻譯,如果我們翻開字典查 " ballad " 這個字,意思是民歌、民謠,後來延伸的意思是指那種節奏緩慢的抒情歌曲,其實芭樂歌跟合不合乎市場導向扯不上關係,芭樂歌也不一定是爛歌,只是現在有太多爛的芭樂,被唱片公司自以為很好聽拿出來猛打,對大眾進行洗腦,造成許多人對芭樂歌留下錯誤的刻板印象,認為是爛的、難聽的、一成不變的,其實芭樂歌也可以很好聽、很創新。其實現在我們可以聽到的芭樂歌通常擁有一套制式的編曲,一堆文字功力有問題的寫詞人寫出的歌詞,彼此間過於雷同,難脫窠臼,如果旋律性夠也就罷了,有些根本左耳聽,馬上右耳出,或是還沒聽完便不忍卒聽。
音樂類別是五花八門的,國語抒情歌曲在電台是點播率最高的,這種歌曲我們又稱為「芭樂歌」,將英文的抒情歌曲音譯而來,它是抒情慢板的歌曲,若台灣的流行音樂上來講,就是指流行抒情的國語歌曲,這類型的歌曲不論是在國內外,一直都是唱片業的主流,因為這類的歌詞較貼近普通生活的情景及情感生活,比較能讓人沉醉其中,編曲也比較能讓大家產生共鳴。